首页

院内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喜报

时间:2025年11月21日 10:32:48 发表部门: 点击次数:

 

 


孙洪波:

    1969年1月生于吉林松原。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在吉林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和博士学位。1996-2000年在日本德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2006年在大阪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特聘教授。2006-2017年担任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激光精密制造研究,提出了非线性激光制造原理,由此制备的三维立体雕刻“纳米牛”成为领域发轫的标志性符号;发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场键耦合效应,提出选键激发制造方法,解决了硬脆特种材料超快激光精密制造的参数窗口区缺失难题:发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学远场诱导近场击穿(FIB)效应,提出超隐形切割方法,将国际非线性激光制造工艺提升到>1米2/秒、亚10纳米节点。系列工作为非线性激光制造从原理建立、技术体系形成、装备制造到规模化工程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入选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美国光学学会(OS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中国光学学会(COS)、中国光学工程学会(CSOE)会士(Fellow)。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日本光科学技术研究振兴财团贡献奖、日本文部大臣表彰-青年科学家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全国创新争先奖、COS王大珩光学奖。担任中国光学学会微纳光学专委会主任、中国感光学会光学精密成型专委会主任、光学领域顶刊《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杂志(JIF=23.4)执行主编、《光子学》(PhotoniX)杂志(JIF=19.1)主编。

 

来源:中国科学院学部

https://yszx.casad.cas.cn/tzgg/202511/t20251120_5089431.html


关闭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