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前身是吉林大学半导体系,由我国著名半导体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鼎三教授于1959年创建。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91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教授86人,副教授33人、讲师21人),实验技术人员30人,行政管理人员21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外聘杰出教授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6人、全国百篇优博指导教师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岗位67人。
学院建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其涵盖的4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为吉林省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电子信息”具有博士和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2017年被列为吉林大学首批建设的一流学科(群),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
学院设置有六个教学系和两个实验教学中心,设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2100余人,在校研究生800余人。学院始终坚持“理工结合,理化结合,半导体特色”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勤奋求实的学习态度。65年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6000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培养的研究生中,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及提名奖3人,国家级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及提名奖25人,国家级学会优秀硕士论文8人。
依托学院建有集成光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纳信息材料与器件“111”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吉林省气体传感器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学院始终面向世界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以光电子学和传感器为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十年(2014-2024)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00余项,科研经费到款6.53亿元;发表SCI检索论文450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00余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项。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近年来有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领域知名专家在内的400余人次来访,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学院派出教师和学生赴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研修、访学人次数逐年增加,学院整体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