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有关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自3月9日起,在学院组织下广大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全面启动了本科在线教学工作。学院理论课在线教学开出率达到100%,保证了学院2200多名本科生的正常教学进度。学院每日及时填报次日在线教学信息,确保在线课程信息及时更新、准确传达。全面开展了“听课月”活动,院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教学委员会委员、督导员等纷纷深入云端课堂,对在线教学运行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督导,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学院教学管理人员驻守全部微信课程群,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在线教学整体运行平稳,师生反应良好。保证了“封校不停教,封寝不停学”的工作目标。
为了更好地确保本科教学“进度不慢、秩序不乱、质量不减”,进一步改进线上教学方法,提升线上教学效果,2022年3月20日上午我院在腾讯会议平台召开了在线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视频会议。院党委书记蔡志刚研究员、院长卢革宇教授、教学委员会主任张彤教授、本学期有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全程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学副院长陈占国教授主持。
会议邀请我院教育部青年人才称号获得者、吉林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教授组)获得者徐琳教授做主旨报告,宋俊峰教授、谢文法教授、郜峰利教授、王红波教授分别进行了在线教学的经验分享。
徐琳教授结合自己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课中教学、教学反馈、收获与体会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强调要突破传统,构建具有高度、深度、广度、厚度“四度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既要利用好优质的线上资源,又要构建充实的本土课程资源库;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平台,创设自学-互学-群学的学习场景;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模式转变,形成全阶段、渐进式、多样化的成绩考核机制,建立了课堂微循环、章节中循环、课程整体评价的三层次循环评价体系;并利用开放式提问和词云模式及时获取同学们的教学反馈。最后,徐琳老师还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徐琳教授的精彩分享赢得了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宋俊峰教授分享了自己在《量子力学》在线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他常在课程群中给学生们分享一些科普内容的电影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巧妙地利用数学软件和公式编辑器,线上与同学们一起建立模型,实时进行数学分析与仿真,实时进行复杂的公式推导;并经常拓展教学内容,讲述科学史故事,传播正能量。
谢文法教授结合《电动力学》线上授课经验,详细演示了在学习通平台中建课、授课、对学生进行管理、课堂测验、与学生互动、考试等方面的操作流程。介绍了自己在授课过程中使用不同网络平台的经验与体会,给出了许多好建议。
郜峰利教授因为援疆工作的特殊原因,近年来长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他分享了自己总结的线上线下教学的优缺点,强调教学态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
王红波教授结合自己在《自动控制原理》在线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主张用爱心传递温暖,利用课前时间和课下时间给予学生家长般的关怀;分享了授课过程中课件的制作经验,动静结合,引导学生快乐思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重视课程思政在课堂中的融入方式,将思政元素春风化雨般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强调在课程群中要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也能够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归属感。
教学委员会主任张彤教授概括总结了听课情况的反馈,对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给出指导性建议,强调教师应设计完整的教学环节,加强与学生多种形式的互动,建议学生应实名进入线上课堂,必要时开启摄像头,及时全面掌控学生的听课态度,并强调教师应切实加强课件的制作水平,保证在线授课质量,打赢在线教学攻坚战。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式,院长卢革宇教授强调每位老师都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认真钻研教学,深入掌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要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学委员会委员和各系领导继续深入在线课堂,全面调研在线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在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要求全面建立网格化管理,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的育人功能,全力保障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平稳运行。
最后,党委书记蔡志刚研究员针对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课前准备要充分,课中效果要生动,课后反馈要及时;二是要重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自然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特别是将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作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三是要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与学生互动起来,让在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四是要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既要自己配合各级部门的防控工作,也要教育学生积极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五是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使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关闭】